债务链、建设链、房产链、项目链
办案手记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表决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

 

法律法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江西排第七

 

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完成的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正式公布,我省行政机关透明度在全国排名第七。日前,记者采访了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揭秘背后故事。

  大学调查财政透明度

 

  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告诉记者,为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专门把中国31个省区市省级行政机关作为调查对象。在选择调查内容时,由于政府机关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社会比较关注,而且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信息也在公开之列。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从去年10月开始,发函给31个省份的省级行政机构。整个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年的3月。

 

  课题组将每个省区市的11家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为政府、人大、政协、教育、财政、国税、地税、工商、卫生、交通、环保。计算下来,全国有341家受调查单位。

 

  招待费是申请公开项目

 

  据悉,课题组以被调查单位2007年末本级(不包含下属单位)收支决算数及统计数为调查对象,本提纲的收支包含预算内、外所有的收支,所申请公开的信息共25项,包括2007年的部门收入来源和用途的信息,如部门的收入、支出总额,多少是用于人员经费、多少是用于公用经费;人员经费中又有多少是用于工资发放、多少是用于津贴补贴;公用经费中又有多少是用于差旅费或出国费,多少是用于招待费等。

 

  另外还有这些机关的基本信息,如有多少工作人员、各级行政干部人数、机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有多少公车及价格等,所列内容非常详细。

 

  江西排名第七

 

  记者注意到,课题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给予正式答复的109个部门中,只有18个部门主动公开部分信息,基本没单位公布“津贴补贴”与“出国费用”。

 

  2010中国省级行政机关透明度排行榜显示,以100分为满分计,我国省级部门机关透明度的平均成绩只有3.21分,不足5分,信息透明度情况整体滞后。其中福建得到16.57分,位居第一,宁夏以9.97分位居第二。这也是仅有的得分超过或接近两位数的省份。北京的综合得分为7.27分,位居第三名。江西的得分为3.97,排名第七,排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之间。

 

  ■现象

 

  江西11家单位六家不理睬

 

  刘小兵介绍,得分是由态度和信息公开度决定的。态度分是不管受调查单位有没有公布信息,只要是与课题组进行了联系,就可以得到。而另外一部分就是信息公开分,根据申请公开的25项信息公开情况打分。

 

  不到一半单位主动联系课题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341个受调查部门中,只有147个部门主动与课题组取得联系,不到受调查部门总数的1/2,而没有联系的部门则被判为零分。最终给予明确答复的部门只有109个,不足全部单位的1/3,而公开部分信息的则只有18家。在109家单位中,91家单位拒绝主动公开信息的答案分别为:请课题组到政府网站查询,请到财政部门查询,请到公开出版物上查询等,有的干脆称,申请项目信息为国家机密。

 

  江西只有5家单位反馈

 

  在江西接受调查的11家单位中,有政府、财政、地税、卫生、交通五家单位进行了反馈,也有部分单位不予理睬。而在反馈信息的五家单位中,只有卫生一家提供了部分信息。江西省卫生厅办公室负责人称,接到课题组函件后,觉得有必要提供相关信息,但是由于对方申请的项目非常多,因此只能提供一个总体内容。

 

  ■声音

 

  政府信息公开期待落到实处

 

  采访中,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这一次受调查的11个部门都是使用财政资金的公共服务部门,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课题组申请的项目都是可以公开的。从这次调查来看,尽管这次排行,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受调查单位信息公开的状况,但是,排行榜采用的是低要求的评分标准,离国际规范相差很大,但即使这样,各地得分也很低;而且主动公开信息者寥寥,这说明政府的信息公开还有待改进,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政府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还不重视。

 

  也有专家认为,信息公开、内容、形式往往由有关部门自身决定,没有考虑公众需要,缺乏有效的法制监督,更没有立竿见影的问责机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剑华
来源:信息日报
编辑:熊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