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链、建设链、房产链、项目链
金融商事
办案手记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表决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

 

金融商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商事

法律制定有滞后性消费者维权不容易-东方早报

销售“关键词”是否合法?

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的律师郝大海日前分析,从小路的遭遇看,易查的销售行为中存在明显的虚假宣传,但属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消费者想维权并不容易。

郝大海说,自己曾参与数起类似案件的审理,最高涉案金额达30万元。“关键词出售”看似近两年才出现,但类似的投诉早已存在。最初这些公司以帮客户制作网站为名,将低成本制作的网站模板高价出售。而随着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二维码、App制作和移动网络搜索的关键词排名。他们通过出售或买断的方式,将关键词在该网站的搜索排名提前,以达到广告作用。这样的虚假宣传隐蔽性较强,会场通常制造饥饿营销的紧迫感并且偷换概念,“百姓只知道搜索关键词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这些搜索引擎的真实访问量。”

律师同时指出,从法律角度而言,这样的销售很难被认定为诈骗。

郝大海认为,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没有政府或第三方机构对“关键词”这一概念提出指导价,法院很难定论合同公平与否。而且,销售公司与购买者签署的合同设定十分详细,为消费者维权设定了诸多阻碍。

据《合同法》第52条,判定合同无效的条件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但郝大海表示,这样的销售行为很难认定为欺诈、胁迫,也很难达到损害国家利益的高度,因此主张合同无效的申请很难胜诉。

郝大海希望市民提高警惕,“毕竟法律的制定有滞后性,而类似事件变化发展很快,法律很难随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