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链、建设链、房产链、项目链
金融商事
办案手记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表决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

 

金融商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商事

移动通信行业专利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专利分析报告(简版)

发布时间:2014-05-28  来源:北京集慧智佳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从全球通信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最为迅猛,固定通信业务有所下降,固定电话用户不断向移动通信转移。从2003年至2013年,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以每年增加20%的速度发展,到2013年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32亿。

  中国3G牌照的发放已经过去四年,移动通信领域的蓬勃发展,使得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目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移动用户对高速无线宽带的需求日益增加,具有更高频谱效率和更快数据传输速率的LTE成为未来全球通信的超级明星。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通信企业加大LTE的研发投入,希望通过对LTE技术的专利布局,在4G时代占据有利的位置。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图1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路线

  如图1所示,移动通信技术经历1G、2G、3G,目前正朝着下一代移动通信4G发展。2004年第三代协作项目组织(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LTE项目,目前LTE正成为4G发展的主要演进路线,多数厂商已经放弃CDMA2000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UMB(超级移动宽带)技术,转投LTE阵营。WiMAX技术曾经作为4G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现在正逐渐向TD-LTE(时分长期演进)靠拢,与LTE共同构成未来4G技术的基础。

  

  二、移动通信联盟 

  

  

  

  表1 移动通信联盟

  

   三、移动通信技术趋势分析 

  

  

  

  图2 1997-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2013年数据由于专利公开时间滞后导致检索到专利申请量下降)

  图2是近十年世界移动通信技术所涉专利申请的变化趋势。以WCDMA、TD-SCDMA、CDMA2000为代表的3G技术,1997年至2006年专利申请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专利申请的高峰出现在2007年左右,之后,3G技术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日趋成熟,大规模走上商用化,每年专利申请量基本持平。从2004年起,以LTE和WiMax为代表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随着运营商对LTE网络大规模商用化的推动,LTE超越WiMax成为发展最快的移动通信技术,LTE和LTE-Advanced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引领者。

  

  

  图3 1997-2013年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2013年数据由于专利公开时间滞后导致检索到专利申请量下降)

  如图3所示,从1997年至2003年,中国的3G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所涉专利申请逐年增长。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3G技术发展步伐加快,其中由中国主导的TD-SCDMA技术的进步最为明显。从2004年起,我国的LTE和WiMax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成为最热门的移动通信技术,其中LTE技术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目前LTE已经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研究最活跃的技术,说明各大厂商普遍看好LTE在中国的市场前景,LTE将是我国向4G演进的主要技术。

  

  四、LTE技术专利分析 

  

  

  

  图4 2003-2013年LTE技术所涉专利申请量(优先权年)

  (2013年数据由于专利公开时间滞后导致检索到专利申请量下降)

  如图4所示,2004年前,LTE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自从2004年12月3GPP正式立项并启动LTE,相关专利申请量急剧增长。从2006年到2008年,涉及LTE的专利申请量每年翻一番,LTE技术进入高速成长期。2009年至今,LTE的专利申请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LTE技术日趋成熟。

  

  

  图5 LTE技术首次专利申请国家/地区构成比例(2003-2013年)

  如图5所示,分析LTE的技术来源,全球LTE区域发展以美国为主导;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紧追其后;韩国拥有以通信业务为主的LG电子和三星电子公司,非常重视LTE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因此韩国的LTE发展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欧洲和中国所占的份额相当,其中中国的华为、中兴以及大唐电信,大力发展TD LTE标准,使得中国LTE发展步伐加快,但是与美、日、韩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图6 LTE技术各国专利申请情况(2003-2013年)

  如图6所示,LTE专利申请量最多的是美国,其巨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使得各大通信公司对LTE技术上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并争先进行专利布局。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在LTE专利的申请量上属于第二梯队。中国具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企业,显示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市场,自然是各大通信企业的必争之地,因此LTE技术在华的专利保护都很重视。韩国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近年三星、LG公司发展非常迅速,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已经取得较大的优势,因此其LTE专利申请处在较高的水平。

  可见,美国、欧洲、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占据了大部分的LTE专利申请份额,它们对LTE技术的发展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图7 2005-2014年中美LTE技术专利授权情况

  (2014年数据由于专利公开时间滞后导致检索到专利授权量下降)

  如图7所示,从中美两国的LTE专利授权情况来看,2005年至2009年,中国和美国的LTE专利授权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一时期LTE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10年开始中美两国的LTE专利授权量急剧增加。美国的年授权量多于中国,说明美国在LTE关键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与美国的增长势头相似,由于我国对发展LTE较为重视,再加上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未来我国的LTE专利授权量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图8 LTE专利申请的主要专利权人(2003-2013年)

  如图8所示,美国的高通公司LTE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其LTE技术专利布局处于领先地位。欧洲的爱立信仅次于美国高通公司,专利申请达到1500余件,而诺基亚以及阿尔卡特朗讯排名则略为靠后。韩国的LG电子LTE专利申请位列世界第三,显示LG电子在LTE上强大的技术实力,此外三星公司在LTE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在主要专利权人中,日本的企业较多,其中以日本移动通信的LTE专利申请量最多。此外,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是日本最强大的通信集团,其旗下的都科摩(NTT DOCOMO)是日本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该集团在LTE技术上保持着较大的优势。此外,我国的中兴和华为两大公司在LTE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图9 LTE专利申请的主要发明人(2003-2013年)

  如图9所示,排名前四的发明人都与LG电子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CHEW W、GAAL P、MONTOJO以及XU H主要与高通公司开展合作。排名前15的LTE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大多与LG电子、高通、三星以及日本移动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因此这些公司掌握着相当多的核心专利。华为和中兴在与主要发明人也有一定的合作,但是拥有的专利数少于LG、高通、三星等公司。

  

  

  图10 1997-2013年LTE技术的IPC变化情况

  如图10所示,从2005年开始,LTE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LTE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H04W(无线网络通信)、H04L(数字信息传输)以及H04J(多路复用通信)。H04W占到的比例最高,LTE在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H04M(电话通信)、H04N(图像通信)以及H04Q(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布局,但是总体数量较少。此外,从2007年开始,各大厂商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H04H(广播通信)和H04K(保密通信)。

  

  

  图11近5年LTE技术的研究热点(2009-2014年)

  如图11所示,近5年LTE专利涉及信号传输、基站、手机等多种通信领域,其中LTE的热点技术是多天线技术(MIMO)、自动请求重传技术(HARQ)、载波聚合技术(OFDM)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提高LTE技术传输性能,是LTE发展关注的重点。

  

  

  图12 LTE技术研究热点(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2003-2013年)

  如图12所示,OFDM技术是LTE的研究热点。高通公司在OFDM技术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于2005年收购了移动宽带技术领先的Flarion公司(其开发了OFDMA技术),因此,获得了一批涉及OFDM和OFDMA技术的专利;LG电子对LTE的专利布局仅次于高通,特别是在OFDM技术上具有优势。在MIMO技术上,高通公司一家独大,其余的专利权人保持着均衡态势。主要专利权人在HARQ上均有布局,其中高通、爱立信、LG电子以及三星公司在HARQ技术上较为领先。在小区干扰消除技术(ICIC)上,主要专利权人的专利布局较少,LG、日本移动通信、诺基亚、中兴以及富士通在该领域保持着领先优势。AMC(链路自适应技术)的主要专利权人的布局较少,其中爱立信的专利布局最多,在AMC技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图13 LTE关键技术的生命周期(2008-2013年)

  对于一种技术而言,其生命周期分为起步,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如图13所示,2006年之前,LTE技术处于起步期,从2006年开始OFDM和MIMO技术取得重大突破,LTE关键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2011年开始,OFDM技术逐渐发展成熟,专利权人开始集中于通信行业多家巨头,例如高通、三星、爱立信等,专利申请总量仍在不断增加。MIMO技术仍处在技术成长期,尚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14 LTE主要专利权人(前15)的合作关系(2003-2013年)

  如图14所示,从LTE主要专利权人的合作关系来看,中兴、华为、京瓷株式会社、阿尔卡特朗讯以及爱立信等通信厂商在LTE技术上都没有开展合作。合作比较广泛的当属日本的几家通信企业,主要包括日本电气股份(NEC)、日本移动通信(NTT IDO)以及都科摩公司(NTT Docomo)。NTT作为日本最大的电信服务提供商,出于避免垄断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拆分成多家公司,因此NTT集团内公司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诺基亚与诺基亚西门子关系密切,目前诺基亚西门子已经于2013年被诺基亚全盘收购。三星与高通公司、LG与日本移动通信公司也存在少量的合作,但是仍以竞争关系为主。

  总的来看,LTE技术发展上,各个厂商的表现比较独立,但是也有以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都科摩为代表的厂商通过开展技术合作来增加其在LTE领域的专利数量。

  

  五、结束语

  

  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专利分析,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发展并不均衡,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以及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全球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分布在高通、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以及中兴等行业巨头手中。

  目前,全球移动通信以LTE技术的发展为主导。其中,以美国的LTE技术发展最为领先,韩国和日本也处于靠前位置。中国作为后起之秀,LTE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与上述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以OFDM和MIMO为代表的LTE核心技术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4G网络已经进入商用阶段。我国紧随其后,移动通信运营商于2013年拿到TD LTE牌照,开始着手布局LTE市场。随着LTE的商用化,各大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LTE专利将是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利器,关乎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地位。随着技术的革新,LTE正朝着IMT-Advanced演进,LTE相关专利也将向着高速、稳定、安全等方向发展。

  本报告所作的专利分析工作以THOMSON INNOVATION(汤森路透专利数据库)中获得的专利文献数据为依托,并参考专家调研信息,综合运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

  本报告由《移动通信行业专利分析报告》编写人员:曹之晨,何珊珊、祝自来、吕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