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链、建设链、房产链、项目链
金融商事
办案手记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表决通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

 

金融商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商事

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小结1

 过去一年,同时承办过近百宗案件,仿佛这一年一直在追赶行程中度过,只管向前,少了沉浸式思考,写过大量的法律文书,却鲜少输出一些总结性文字。春节期间,抽身于案牍劳形,对于这一年的律师工作做些总结,更多是审慎思考和展望,对于律师行业是否还有坚持?至2025年已执业四年,初入律师行业的激情早已褪却,焕化于每宗案件的细枝末节之中,仍然保留的是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对于疑难复杂问题的研究欲,触及的每个专业相关问题,希望经由自己,找到分析和应对方法。经验的叠加累积,现在的自己已经知晓去往罗马的方向和路线,掌握通行的方法论,远比知道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这是四年成长的痕迹,值得肯定。

近两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大模型 日渐成熟,AI更显人性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性工具是否会取代律师,引发律师同行的热议与焦虑。法律咨询公司 的大量兴起,卷入红海的法律市场,挤压传统律师领域的案源资源,引发低价竞争,律师人数呈指数级上升,青年律师面临案少钱少事多的高压状态,律师早已不是大众眼中的精英人群,是与其他咨询服务类主体同质的专业类、技术型人才。人工智能是人工产物,个人而言,律师职业的个中价值存于意识领域,当下AI大模型更多显著于工具价值,是通往罗马城的方式手段,与时俱进,善假于物,利用好工具也可实现事半功倍,不妨学习一试。

青年律师囿于社会资源的缺少,案源不饱和、不稳定是常态问题,成长尚处于其次,考虑更多是生存压力。初级律师向中年级律师发展,是作为承揽案件更多,专业做市场的商务型律师,还是精于办案的诉讼律师,因人而异,理想化是二者兼具,客观实践的打磨,当下的自己想法偏后者,源于对律师的坚持践行“个人对等价值”原则,大致可以理解为作为案件的代理/辩护律师,希望经手的每宗案件留下属于自己的服务痕迹,或是专业意见,或是当事人希望成就的权益,再由提供的服务获取对等的费用收益,等价交换。国情有别,当下国内的法律服务市场现状决定个人单一的律师职业注定只是实现经济适用的从业选择,无法获取等同商人的财富积累,继续做律师,个人或有自己坚持的动力,或是自身无奈处境的妥协和解。在案源不饱和,破圈不成,社会人脉资源短期无法实现突破情境下,如何让自身的附加价值得以另外形式的增加和实现,也是自身需要关切的点。

年初时,承接了一宗劳动仲裁单位方应诉开庭案件,劳动者的仲裁请求是基于试用期违法辞退,主张赔偿金8800元,涉案标的额很小,单位负责人赌气,宁愿寻找律师开庭应诉,也不愿将赔偿金爽快给付劳动者,庭审推进的很快,但我对自己的庭审发挥很不满意,一方面是劳动者诉求单一,自己对于庭审的准备相对简单,另一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独立,承办案件的大量减少,庭审次数减少,必然带来程序性技巧的历练性缺失,庭审结束返回律所途中,我对一年独立的得失权衡,于现阶段的个人收入而言,较之授薪律师,与独立不相上下,但我失去的是本应在专业技能提升的时段,将大把精力放置于自身本不擅长的拓案领域,这与我预设的律师执业精进方向背道而驰,或许当下我不应继续坚持独立,不必将坚持变为固执。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选择还是坚持重要,没有绝对而言,随心而发,率性而为,于生活可以不假思索衷于内心,于工作而言深思熟虑忠于选择,重返授薪岗位一年以来,更多感受是日复一日的深埋案卷,收获的是办案技能的提升。

年中承接了一宗涉及个人合伙诉求退伙的合伙纠纷案,我方当事人对于合伙项目是货币出资,在约定分红无法兑现,仍遭对方频频要求追加投资的压力之下,我方当事人要求退伙并退还投资款,当事人诉求明确,案件争议不大,基于合伙纠纷涉诉后的裁判思路考量,我们建议先以合伙知情权为出口以律师函交涉寻求调解,一方面要求对方公开合伙财务数据,另一方面要求对方公开投资款的资金去向,不出意外,律师函及调解没有实质效果,案件很快推进到法院立案阶段,历数承办过的合伙纠纷案,深知合伙纠纷尤其是个人合伙案件,法庭一般不介入调查合伙合同的具体履行事项,对于合伙项目未经清算,且不具备清算条件的退伙案件,法院一般只判决合伙关系的解除,对于剩余合伙财产的退还诉求不予支持。诉讼中,对方提交了合伙项目落地执行的证据材料,披露了一些虚实相间的财务数据,用以佐证合伙项目不具备盈利分红的客观现实,案情进展与诉前预判完全一致,庭审结束,预判如若坚持任由法院裁判,大概率会作出确认解除合伙关系的全驳回败诉判决,庭审后通过持续与对方律师磋商调解的方案和可能空间,同步将与对方协商的调解方案以协议形式及时发送至移动微法院,告知法院调解进展,幸运的是,审限届满之前,法官助理在送审判决书时,电话告知需要补充授权材料,再次抓住(拖延)准备授权材料的时间空隙,继续敦促对方律师确定调解方案,最终成功以起诉返还60万投资款,双方协商以2年退还42万元投资款的调解方案顺利结案。这宗案件的案结事了,个人更多的办案感悟是在争议解决中对于案件进程的与案件结果推进的局面把控,力求当事人诉求权益实现的最大化。

在一宗涉及非亲生父亲诉求亲生父亲返还抚养费的案件中,经过两次开庭调查,庭审后经过两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法官来电以返还抚养费涉及养父未来赡养为由,希望借由律师劝说当事人撤诉,多次与当事人交涉,对当事人囿于常年积怨的真实目的了然于胸,接电后果断向法官陈情事实并坚定立场,当事人就案涉争议希望寻求一个判决结果,坚持己方诉讼立场,也是间接告知法院,即使判决很难作出,也得迎难而上,最终江西法院依据深圳本地抚养费的标准作出支持返还抚养费的胜诉判决,这宗案件的办理心得即是律师作为非案件当事人,在读懂当事人的真实诉求后,往往可以更为理性的坚持己方立场,为当事人争取和实现更接近于真实想法的诉讼目的。

对于案情涉及争议较大,证据不足,存在自由裁量空间的案件,如何坚持己方诉讼主张的同时,往天平的一方添加更胜一筹的砝码,深谙案件事实,准确界定法律关系是前提,以代理的一宗情侣间涉及经济往来以民间借贷诉请返还款项的案件为例,法院在判决作出之前,希望原告撤诉,以赠与返还为案由重新起诉,重新梳理案情回顾庭审经过后,提交一份坚持以“民间借贷”为案由坚持起诉的补充代理意见,代理意见兼具证据事实、举证责任,以及借贷合意法律关系的确定。法院最终以民间借贷支持原告的全部诉求。案结事了,当事人对于诉讼经历的体验只限于程序周期的冗长而已,对于律师在案件承办中对于判决结果的力求争取不得而知。这宗案件的办案心得即是在诉讼案件中,需要动用法官自由裁量权时,基于案件诉讼思路与结果的大致预判,律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证据材料,组成合理有据的事实与主张,继而让法官作出支撑己方诉求的判决结果。

案结事了倒逼执业反思,技能提升的同时冲淡了独立阶段的思想空洞与现实焦虑,更多时间漫渡于个案争议解决之中,无暇顾及业务领域之外,缺乏个案总结,这是新一年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青年律师既要埋头拉车,更要仰望星空,涉猎专业的同时,保持商经史哲等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习得,践行“个人对等价值”原则之时,精进律师关于“听”“说”“读”“写”的执业技能,合法有据兑现当事人的最大权益,以求执业有所坚持......